首页 > 行业资讯 > 合肥市行业资讯

合肥市行业资讯

合肥市推动长三角地区更高质量一体化发展重点工作推进方案(一)

文字:[大][中][小] 2020-5-29  浏览次数:1441

为深入实施《长江三角洲区域一体化发展规划纲要》,全面落实《安徽省实施长江三角洲区域一体化发展规划纲要行动计划》,进一步发挥合肥比较优势,深度融入长三角一体化发展国家战略,努力建设长三角一体化高质量发展示范市,特制定本方案。

 一、总体思路

(一)指导思想

以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为指导,全面贯彻习近平总书记关于推进长三角更高质量一体化发展重要指示批示精神,深入贯彻习近平总书记视察安徽重要讲话精神,全面落实《长江三角洲区域一体化发展规划纲要》和《安徽省实施长江三角洲区域一体化发展规划纲要行动计划》,紧扣“一体化”和“高质量”,坚持上海龙头带动,联手南京、杭州和区域其他城市,打造科技创新策源地、新兴产业集聚地、内陆开放新高地、绿色发展样板区,加快打造具有国际影响力的创新之都,高质量建设长三角世界级城市群副中心和支撑全省发展的核心增长极。

合肥市科技政策免费咨询:18755150066(微信同号),0551-65318129


(二)基本原则

坚持主动担当作为。深刻把握长三角一体化发展重大战略,切实把思想和行动统一到党中央、国务院及省委、省政府的决策部署上来,加强改革举措集成创新,努力探索形成具有合肥特色更高质量一体化发展的路径与格局。

坚持全面等高对接。牢牢抓住长三角一体化发展重大机遇,在思想观念、体制机制、政策措施、重大平台、重点项目等方面,全面对接沪宁杭,发挥比较优势,补齐弱项短板,全面提升城市综合竞争力。

坚持创新引领发展。树立全球视野和国际眼光,激发合肥综合性国家科学中心创新动能,坚定不移推进改革开放,全面提升全球配置资源和运用市场的能力,塑造更多依靠创新的引领型发展。

坚持全市整体推进。在合作基础较好的地区拉高标杆、率先接轨的同时,充分发挥各地积极性、创造性,主动对接沪宁杭,加强科技创新合作,强化产业协同发展,完善基础设施体系,提升公共服务能力,形成核心引领、板块联动、多点支撑、特色鲜明的区域发展新格局。

(三)发展目标

到2025年,合肥融入长三角一体化发展取得明显实效,主要经济指标与长三角沪宁杭等主要城市差距进一步缩小,科创产业、区域交通、营商环境、城乡融合、环境保护、公共服务等领域一体化取得实质性进展,一体化发展体制机制全面建立。

科创产业融合发展体系基本形成。协同创新体系更加完善,科技创新策源地功能进一步增强,创新创业生态水平不断提升,一批“卡脖子”关键技术研究突破,创新链与产业链深度融合,长三角具有全球影响力的世界制造业研发高地和全球先进制造业集聚区初步形成。到2025年,全市研发投入强度达到3.4%以上,高技术产业产值占规上工业总产值比重达到30%。

基础设施互联互通基本实现。多层次轨道交通体系基本建成,省际公路运输能力进一步提升,长三角区域港航协同发展水平不断提高,世界级机场群体系初步形成,绿色低碳、安全高效的跨区域能源体系基本建成,新一代信息技术功能水平持续拓展。到2025年,铁路网密度达到700公里/万平方公里,高速公路密度达到5.65公里/百平方公里,5G网络覆盖率达到90%左右。

城乡区域统筹协调发展格局构建完善。区域联动发展、城乡融合发展、优势充分发挥的发展态势初步形成。合肥都市圈能级显著提高,开发园区加快转型升级,县域经济实现振兴,城乡融合、乡村振兴取得显著成效。到2025年,全市城乡居民收入差距控制在1.75:1以内,常住人口城镇化率达到80%以上。

生态环境联防联控能力显著提升。绿色发展生态基础进一步夯实,环境治理联防联控体系更加健全,区域突出环境问题得到有效治理。生态环境协同监管预警体系基本建立,跨区域环境应急联动机制基本形成,生态环境治理总体改善。到2025年,细颗粒物(PM2.5)平均浓度达到省考核要求,全市空气质量优良天数比例达到80%以上,单位GDP能耗下降完成省控目标。

公共服务便利互通水平明显提高。基本公共服务标准体系建立形成,基本公共服务保障水平、便利共享水平逐步提升,在长三角区域率先实现基本公共服务均等化,人民群众幸福感、获得感显著提升。到2025年,人均公共财政支出达到1.61万元,劳动年龄人口平均受教育年限达到12.1年,人均期望寿命达到79岁。

一体化体制机制运行有效。制约一体化发展的行政壁垒和体制机制障碍有效破除。资源要素有序流动,统一开放市场初步建立。开放水平进一步提升,制度性交易成本明显降低,“四最”营商环境加快形成。

到2035年,一体化体制机制高效运转,主要指标基本达到长三角领先水平,创新创业活力充分释放,城乡区域差距进一步缩小,基础设施互联互通全面实现,公共服务水平趋于均衡,生态环境根本好转,人民基本生活保障水平与长三角先进城市大体相当,现代化经济体系基本建立,高质量一体化发展格局基本形成,具有国际影响力的创新之都基本建成。

二、科创一体化

依托“四个一”创新主平台,构建“高新基”全产业链项目体系,通过深度的跨区域合作,提升地区科技创新竞争力,促进创新链与产业链深度融合,打造富有活力的创新生态,推动建设长三角科技创新共同体,打造世界级科技创新策源地。

(一)联合提升原始创新能力。(1)推动合肥、张江两大综合性国家科学中心联动发展,共同推动综合性国家科学中心联合研究基金设立运行,建立合肥、张江两大综合性国家科学中心常态化联络机制,探索推进规划联动、管理联动、设施联动、项目联动、平台联动、人才联动,促进管理方式互通、创新模式互鉴、科技攻关协作、成果转化协同。(2)以合肥为总部,统筹各方创新力量,加快中国科学院量子信息与量子科技创新研究院建设,创建量子信息科学国家实验室。(3)推进合肥综合性国家科学中心能源研究院、人工智能研究院落地建设,争创能源国家实验室和人工智能国家实验室。(4)打造重大科技基础设施集群,加快推进聚变堆主机关键系统综合研究设施等实验装置建设,争取推动新一批国家重大科技基础设施布局合肥综合性国家科学中心。(5)坚持提升拓展和开放共享已建成的全超导托卡马克等重大科技基础设施,促进长三角大科学装置集群化发展和开放共享机制建设,实现现有重大科技基础设施在用户、数据、知识产权保护等方面的互联互通,进一步提升设施运行水平和效率。(6)构建高水平前沿研究创新平台体系,推动国家重点实验室和交叉前沿研究平台建设,加大对火灾科学、茶树生物学与资源利用国家重点实验室、微尺度物质科学国家研究中心、类脑智能技术及应用国家工程实验室的支持力度。(7)推进地球和空间科学前沿研究中心、物质科学前沿研究中心、医学前沿科学和计算智能前沿技术研究中心等中科院“十三五”科教基础设施建设。(8)充分发挥高水平高校、科研院所优势,促进先进创新成果与产业的深度融合,打造一批产业创新转化平台,推进合肥离子医学中心等建设。(9)积极开展与长三角高校、科研院所合作,加快各类科技创新平台建设,深化与浙江大学产学研合作,推进与复旦大学合作项目在肥落地。(10)支持中科大先研院、中科院创新院、清华合肥安全院、北航合肥研究院、合工大智能院、安大绿研院等创新平台纳入合肥综合性国家科学中心建设范围。(11)支持政府、高校、院所、企业互建共建各类研发机构,积极争取长三角优质的研发类功能型平台落地建设,推进中科院上海高等研究院、清华长三角研究院、赛迪研究院、中科院苏州纳米研究院、浙江之江实验室等一批知名机构在肥建设分支机构。(12)对接国家战略需求,联合向国家科技部争取承担一批科技创新2030重大专项,以及重点研发计划等国家科技计划项目。(13)在量子信息、未来网络、生物医药、核聚变、类脑智能技术及应用、智能语音与人工智能等优势领域,积极参与国际或国家大科学计划。(14)聚焦“卡脖子”关键核心技术,组织联合科技攻关,在新一代信息技术、高端装备制造、新材料、生命健康、绿色技术、新能源、智能交通等领域,全面梳理制定急需攻克、能够合作实施的“卡脖子”技术清单,优先排出我市能够牵头主导以及急需借助外力突破的清单,通过一市三省联合科技攻关、揭榜挂帅等方式,突破一批核心关键技术。

专栏1  合肥综合性国家科学中心建设工程

加快量子信息与量子科技创新研究院建设,争取量子信息科学国家实验室早日获批;组建合肥综合性国家科学中心能源研究院及人工智能研究院,积极谋划能源国家实验室和人工智能国家实验室。加快合肥综合性国家科学中心大科学装置集中区建设。加快聚变堆主机关键系统综合研究设施、未来网络实验设施(合肥分中心)、高精度地基授时系统(合肥一级核心站)等大科学装置建设;争取合肥先进光源、大气环境立体探测实验研究设施、强光磁集成实验装置等项目纳入国家“十四五”相关规划;提升全超导托卡马克、稳态强磁场、同步辐射光源等已建成大科学装置性能水平。建设地球和空间科学前沿研究中心等3个中科院“十三五”科教基础设施项目。加快合肥微尺度物质科学国家研究中心和类脑智能技术及应用国家工程实验室建设,同步开展相关基础研究和应用研究;建设合肥先进计算中心、天地一体化信息网络合肥中心、合肥离子医学中心;启动建设合肥大基因中心、智慧能源创新平台;做好超导核聚变中心、临床医学前沿技术与转化创新中心、热安全与应急科技研发平台、环境产业技术创新研究中心等一批项目培育工作。支持中国科学技术大学、合肥工业大学、安徽大学“双一流”大学和学科建设。支持中科大先研院、中科院创新院等一批高校、科研院所合作平台建设。

(二)高质量推进科技成果转化。(15)完善科技成果转化机制,逐步完善支持科技型初创企业发展等政策,探索建立企业需求联合发布机制和财政支持科技成果的共享利用机制,构建“政产学研用金”六位一体科技成果转化交易机制,健全技术转移和产权交易服务体系,探索建立科技成果限时转化机制。(16)建立健全科技成果转化人才培养机制,联合培养技术转移转化管理人员、技术经纪人、技术经理人等人才队伍,支持安徽创新馆开展技术经理人培养培训。(17)建立重大研发成果技术熟化、产业孵化、企业对接和成果落地的完整机制,定期开展科技成果路演展示、对接交易活动,常态化举办大院大所对接活动、中国(安徽)科技创新成果转化交易会等。依托合芜蚌国家自主创新示范区,全面对接沪苏浙现有国家自主创新示范区,强化科技成果转移转化,加快产业创新升级,优化创新创业生态环境。(18)打造科技成果转化平台,促进科技成果跨区域转化和推广应用,依托安徽创新馆,强化科技成果展示、知识产权交易和科技孵化服务功能,支持安徽创新馆建设全省大院大所合作苗圃。整合知识产权和技术交易各类平台主体,组建法人主体运作、线上线下互动的安徽科技大市场。(19)探索与杭州、宁波、苏锡常、上海闵行等共建科技成果转化示范区,积极参与建设长三角技术交易市场联盟和长三角专业化技术产权交易平台,共同打造长三角技术转移服务平台和专利信息资源库。(20)加强与科技中介及科研组织的深度合作,积极举办并参加国际国内创新创业赛事,共同支持全球科技创新成果在长三角转移转化,在肥打造展示沪苏浙皖科技创新成果、路演培育创新企业、先进示范创新发展的重要平台,力争成为承接全国和长三角科技成果交易的区域性中心。(21)结合科技研发基础优势,促进创新链与产业链的深度融合,打造量子信息、人工智能、质子医疗、超导材料等一批具有合肥特色的先导产业。(22)大力促进科技成果本地转化,开展科技成果应用示范和科技惠民工程。

专栏2  科技成果应用示范和科技惠民工程

聚焦公共安全、食品安全、生态环境、智慧城市、民生保障等社会发展重点领域,强化与长三角区域相关城市科技创新衔接,畅通共性技术的交流渠道,加快共性技术的成果开放与共享。构建科技惠民技术服务体系,在防灾减灾、城镇化与城市发展、质量安全、保密科技等领域开展云计算、大数据等新一代信息技术应用示范,推动应急、机要、消防等领域的科技工作,开发公共服务数据,形成各类民生应用,提升公共服务水平。

(三)持续优化创新生态。(23)围绕“四个新高地”定位,高标准规划建设合肥滨湖科学城,强力打造“四个先行区”。(24)加快G60科创走廊建设,打造科技创新和制度创新双轮驱动的产业和城市集群一体化发展的先行先试走廊。(25)深入推进全面创新改革试验,加快推广改革经验,着力激发创新创业活力。强化协同创新政策支撑,探索制定一体化人才保障服务及评价认定标准,探索出台区域创新收益共享的财税政策,探索建立区域性“创新券”服务平台,推动长三角地区“创新券”通用通兑。(26)加强长三角知识产权保护应用联动,构建以市场竞争为导向、以知识产权为核心的资源配置导向目录,推进建设长三角产权交易市场,探索建立知识产权跨省交易和高技术企业与成果资质互认制度,加强基础信息以及各类知识产权运营、交易、维权等资源整合利用和开放共享,推动区域内同类产业共同建设知识产权信息服务平台和专题数据库。(27)积极参与长三角大型科学仪器协作共用网建设,完善重点实验室、大科学工程、大型仪器中心与实验装置、分析测试平台等共享机制,逐步构建科技数据共享平台、科技文献资源共享平台。(28)促进高层次人才双向流动,实行人才“双聘”制度,厚植长三角人才优势。(29)大力促进交流合作,举办合肥综合性国家科学中心专家学者创新创业论坛、墨子论坛等高水平交流活动。(30)探索与相关国家、地区共建国际联合研究中心,汇集全球优势资源与力量,共同开展学术交流与科技攻关,重点推进国际聚变能联合中心建设。(31)促进科技金融深度融合,探索开展创新贷业务,重点支持科技型企业发展;鼓励在肥高成长科技型企业优先到科创板上市融资,鼓励设立各类产业投资基金、股权投资基金、科技创新基金、科技成果转化引导基金;开展特色金融业务试点,鼓励在肥金融机构设立科技支行、科技保险等特色专业分支机构;探索建立科技型中小企业贷款风险分担和补偿机制,深化新型政银担企合作,加强对科技型中小企业的支持。

专栏3  合肥滨湖科学城(合肥滨湖新区)建设工程

编制完善《合肥滨湖科学城(合肥滨湖新区)总体规划(2019—2035年)》,建立高效运行机制,积极构建高质量创新服务体系。坚持尖端引领、集中布局,聚力打造高质量发展新高地,建设具有国际竞争力的高端战略性新兴产业、先进制造业、现代服务业、现代农业“四个产业群”;打造科技创新新高地,聚力建设国家实验室核心区、大科学装置集中区、教育科研集聚区、产学研用创新成果孵化加速转化区“四个先行区”;打造现代城市建设新高地,建设现代化的道路交通体系、绿色空间体系、公共服务体系、智慧治理体系“四个体系”;打造内陆改革开放新高地,聚力建设与合肥都市圈、南京都市圈、长三角城市群、长江经济带四位一体联动的“四个联动带”,积极争创经济发达、社会和谐、生态优美、城乡一体的滨湖新区。

三、产业一体化

瞄准世界科技前沿和产业制高点,围绕长三角制造业协同发展规划的制定实施,按照“部分引领、择优承接、共同培育”的发展思路,融入长三角产业分工协作体系,聚焦先进制造业和高端服务经济,全面构建高质量现代产业体系。

(一)打造先进制造业集群。充分整合集聚长三角地区人才、知识、科技、资本等资源,合力推动产业协同发展,加快打造先进制造业和实体经济发展高地。(32)围绕智能家电、新型显示及电子信息、智能语音及人工智能、新能源汽车等领域,加强优势产业协作,着力打造若干世界级产业集群。重点巩固提升合肥以新型显示为引领的电子信息产业综合优势,打造长三角领先的“芯—屏—端”新兴产业集群版块;加快建设“中国声谷”、高新区智能语音产业集聚发展基地,争创合肥国家新一代人工智能创新发展试验区;着力提升智能家电、新能源汽车产业在全球的影响力。(33)聚焦集成电路、生物医药、高端装备、新材料、节能环保等领域,加快培育龙头企业,建设在全国具有影响力的产业集群。积极参与国家集成电路制造业创新中心建设,重点推进海峡两岸集成电路产业合作试验区建设;培育引进一批代表未来生物医药、高端装备等产业发展方向的重大项目,建立完善的全产业体系。(34)瞄准汽车及零部件、食品及农产品加工、装备制造等传统优势产业,促进传统优势产业加速向高端化、智能化、绿色化、品牌化迈进,实施新一轮企业技术改造行动,推动“万家企业上云”,实施“机器换人”行动,推进智能制造“万千百”创新工程,促进传统制造业提质增效。(35)强化龙头企业培育招引,围绕“补链”、“强链”,建立长三角地区重点招商目录,加快集聚行业龙头和重点企业。支持本土企业拓展长三角销售市场。(36)开展合肥市高成长企业培育,诞生一批本地“独角兽”、“瞪羚”企业,提升产业整体竞争力。(37)强化政策支持,发挥产业引导资金作用,统筹高质量发展、“三重一创”、软件和集成电路、新能源汽车、光伏等产业政策,支持产业集聚发展。帮助省级重大新兴产业基地对接省“三重一创”基金,全面推动省级基地高质量发展。

专栏4  重点新兴产业集群建设工程

智能家电产业。依托合肥家电产业优势基础,加快提升企业创新能力和电商营销能力,支持龙头企业运用智能感知、大数据及云计算等技术开发智能家电产品,加快推进海尔年产300万台滚筒洗衣机、惠科3000万台液晶电视机及配套生产等一批重点项目建设,全面增强家电产业集群的全球竞争力和影响力。

新型显示及电子信息产业。支持京东方、维信诺等龙头企业通过技术研发带动新型显示产品创新,积极参与国家集成电路制造业创新中心建设,推进海峡两岸集成电路产业合作试验区建设,完善上游原材料配套体系,提升装备供应能力,加快推进维信诺第六代柔性显示生产线、OLED微型显示器件、奕斯伟COF卷带等重点项目建设,打造长三角领先的“芯—屏—端”新型显示及电子信息产业集群版块。

智能语音及人工智能产业。依托“中国声谷”、高新区智能语音产业集聚发展基地,加快布局“耳聪目明,心灵手巧,知行合一”的多元化人工智能产业结构,争创国家智能语音先进制造业集群、国家新一代人工智能创新发展试验区牌,加快推进寒武纪人工智能芯片研发中心及生产基地、华为合肥人工智能创新中心、新华三公共安全产品基地等重大项目建设,打造具有国际影响力的智能语音及人工智能产业集群。

新能源汽车产业。支持江淮、安凯等龙头企业加快在新能源汽车、智能网联汽车等领域布局,推动江淮大众新能源汽车、国轩高比能动力锂电池等项目投产量产,强化动力电池、电机等关键配套能力建设,加速壮大产业规模,超前布局加氢设备、智能网联设备等配套基础设施,加快推进燃料电池汽车的示范及产业化,试点推进智能网联汽车的测试及运营,培育形成具有国际竞争力的新能源汽车产业集群。

(二)培育未来产业发展新高地。依托合肥丰富的优质创新资源,加速推进合肥综合性国家科学中心重大科研成果转移转化,引进更多沪苏浙新兴产业主体,聚焦新一代信息技术、现代医疗、新材料、新能源等领域,携手打造未来产业发展新高地。(38)推进量子信息、下一代人工智能、安全可靠计算关键技术突破,加快占据产业链高端。加快推进靶向药物、免疫细胞治疗、干细胞技术、基因检测、质子医疗等技术产业化,加快基因编辑、基因存储及分析、基因测序、基因检测等应用型技术研究,推进质子肿瘤治疗系统产品的研发。(39)加快新材料技术与信息技术的交叉融合,加快关键电子材料国产化,推动石墨烯、第三代半导体、增材制造(3D打印)等前沿材料创新成果转化和应用。(40)推进高温超导储能、超导技术突破,利用现有的超导材料研发、超导设备和超导部件制造等关键技术,加快新一代超导技术设备研制和产业化。

(三)大力发展现代服务业。坚持等高对接,强化规划和政策引领,促进服务业提质扩容,努力打造比肩沪宁杭的现代服务业中心城市。(41)制定我市加快现代服务业高质量发展的实施意见,调整完善服务业高质量发展政策。聚焦科创服务、信息服务、金融服务、现代物流、人力资源服务等重点业态,推动生产性服务业向专业化和价值链高端延伸;聚焦创意文化、健康养老服务、旅游休闲等重点业态,加快建设马(合)钢工业遗址公园等一批重要载体,推动生活性服务业向精细化和高品质转变。(42)以争创集聚区为引领,推动集聚区布局优化和功能整合,提质发展市级服务业集聚区,加快建设省级服务业集聚区及集聚示范园区,形成若干国内综合竞争优势明显的服务业集群。加快国家检验检测高技术服务业集聚区(安徽)建设,推动长三角地区检验检测一体化发展。(43)推动服务业跨界融合,围绕研发设计、供应链服务、制造数字化服务、工业互联网等领域,支持牵动性强的示范项目建设,加快培育一批省级服务型制造示范企业,推动全产业链条整合创新。(44)实施合肥市质量品牌塑造工程,积极开展区域品牌提升行动,推进服务业标准化试点项目建设,参与长三角范围内服务标准和监管体系建设,形成一批生产性服务业的国家、行业标准,打造一批具有影响力的高端服务品牌。(45)鼓励有条件的大中型制造业企业细化专业分工,剥离科技研发、物流运输、工业设计等非核心但具有一定规模和比较优势的服务环节,提高产业专业化水平。(46)着力推进国家物流枢纽布局承载城市建设,积极推进陆港型、生产服务型、商贸服务型国家物流枢纽建设;加强航空快递枢纽、快递专业类物流园区规划建设,推进合肥全国邮政客户服务中心、快递服务后台基地建设,在全国特别是长三角物流网络中发挥关键节点、重要平台和骨干枢纽作用。

专栏5  现代服务业发展工程

生产性服务业。推动科创服务、信息服务、金融服务、现代物流、电子商务、商务服务、人力资源服务等生产性服务业向专业化和价值链高端延伸,重点推进中国(合肥)工业设计城、合肥市庐阳区IE果园高科技服务集聚区、包河经济开发区检验检测认证服务产业集聚区、合肥工投智慧产业园、中安创谷科技园、合肥创新产业园三期、中国(肥东)互联网生态产业园、未来网络空间安全应用平台及产业化、基于云服务的新一代安全防护系统、上海移远全球研发中心及智慧工厂、合肥高新区大数据产业园、庐阳大数据产业园、合肥国际大数据保税港、合肥金融城、滨湖国际金融后台服务基地、合肥滨湖金融小镇、合肥市蜀山区天鹅湖中央商务集聚区、合肥(蜀山)国际电子商务产业园、京东电子商务产业园、合肥国际陆港、合肥派河国际综合物流园、合肥宝湾国际物流中心、合肥中外运物流中心、合肥乾龙现代物流园、岗集综合交通物流港、维天运通合肥总部基地、顺丰智能分拣基地二期、菜鸟网络中国智能骨干网、百大肥西农产品物流园、合肥人力资源产业园等重点项目建设。

生活性服务业。推动创意文化、健康养老、旅游休闲、现代商贸、家庭服务等生活性服务业向精细化和高品质转变,重点推进文华园二期、马(合)钢工业遗址公园、合肥市汤池温泉文化旅游集聚区、华侨城温泉小镇、华熙文体城、合肥市智慧养老中心、翰博瑞强健康大数据及临床试验中心项目(一期)、长三角区域健康医疗大数据中心、省立医院老年医学康复中心等重点项目建设。

(四)加快产业协同创新。围绕“四个一”创新主平台建设,积极融入长三角产业创新体系,提升产业创新能力。(47)依托集成电路、新型显示、智能语音等优势产业和创新型领军企业,创建综合性国家产业创新中心及分行业国家产业创新中心、国家技术创新中心和国家制造业创新中心。(48)积极争创国家实验室、国家工程(技术)研究中心、国家企业技术中心等创新平台。共同打造“双创”升级版。加快华为量子信息和人工智能中心等建设。(49)依托长三角知名高校品牌优势及科研实力,完善合肥产学研系统布局,加快推进浙江大学新站高新区科创中心、复旦大学合肥智能感知创新中心合作建设。(50)牵头建好G60科创走廊新能源汽车和网联汽车产业联盟,深度参与G60科创走廊相关产业联盟建设,积极推进长三角产业协同创新。

专栏6  国家产业创新中心建设工程

争创合肥综合性国家产业创新中心。聚焦集成电路、电子信息、人工智能、机器人、量子信息、智能汽车等产业领域,主攻、学新站高新区科创中心、复旦大学合肥智能感知创新中心合作建设。(业创新中心。(池温泉文化旅游集聚区、华侨城温泉小镇、华熙文体城、合肥市智慧养老中心、翰博瑞强健康大数据及临床试验中心项目(一期)、长三角区制高点。

争创分行业国家产业创新中心。围绕新型显示、智能语音、新能源汽车及智能汽车、机器人、生物医药、装备制造、光伏新能源、家用电器等优势产业,支持有条件的领军企业牵头联合现有国家工程实验室、国地联合工程研究中心(实验室)、国家企业技术中心以及行业、地方等创新平台,广泛吸纳高校院所产业链上下游配套企业等创新力量,通过整合行业内的创新资源、构建高效协作创新网络载体、推动特定战略性领域颠覆性技术创新、先进适用产业技术开发与推广应用,形成紧密合作的创新网络,创建分行业国家产业创新中心,培育壮大经济发展新动能,构建高质量产业体系。

专栏7  合肥国家人工智能发展实验区创建工程

充分发挥合肥在智能语音、类脑智能等领域拥有国内顶尖研究机构、核心技术的优势,坚持突出特色、政策先行,结合综合性国家科学中心建设,开展人工智能政策试验、技术示范和社会实验,依托合肥高新区、中国声谷、清华大学合肥公共安全研究院等园区和基地,在先进制造、智能语音、公共安全等合肥具有产业优势或资源优势的细分领域实施人工智能创新应用示范工程,形成一批有效的行业解决方案和典型案例,以及人工智能伦理法规、安全标准、市场监管规则等,打造人工智能制度供给、科技供给、产业集聚、应用示范高地。到2023年,在智能制造、公共安全、教育、医疗康养等领域形成10个左右深度应用场景和高水平的人工智能应用解决方案。

(五)积极融入长三角产业协作。强化合肥长三角副中心的区域产业集聚能力,着力打造长三角一体化发展深度融合示范区。(51)深化瑶海G60科创走廊产业合作示范园(物联网)、肥西生物医药合作示范园、合肥上海产业园、安巢青浦工业园、蜀山环境产业合作示范园区等合作园区建设,积极打造全面接轨长三角合作示范园区,共同打造跨区域的产城融合发展的新型示范园区。支持相关县(市)区、开发区与上海临港集团、苏州工业园、宁波舟山港等沪苏浙产业园区开展形式多样的战略合作,推动产业资源在长三角地区市场化配置和双向流动,探索“共建共享共赢”新模式。(52)着力完善集成电路、新能源汽车等长三角产业和创新资源标识图,支持长三角区域行业协会等机构组织新兴产业重点领域企业互动交流,促进更多企业之间实现合作共赢。(53)积极承接沪苏浙优质产业转移,整体融入长三角产业分工协作体系,支持长三角地区龙头企业落户、在肥设立研发中心等,形成分工合理、各具特色的区域空间格局。(54)参与制定长三角区域重点产业领域发展规划,衔接产业协同发展,促进产业的布局互动,加快形成产业互补的良好生态。

四、交通一体化

发挥合肥承东启西、连南接北的交通区位优势,重点围绕铁、公、机、水等多种运输方式,进一步完善综合交通网络、提高通行服务水平,不断提升合肥全国性综合交通枢纽地位。

(一)共建长三角轨道交通网络。积极共建轨道上的长三角,构筑以上海、南京、杭州、合肥为中心的多层次、高品质轨道交通体系。(55)畅通沿江和省级高铁大通道,加快建设商合杭铁路、合安九铁路等项目,确保2019年底前商合杭铁路北段建成通车。加快推进合新高铁、巢马城际、新合肥西站等项目前期工作,力争早日开工建设。加快推进沿江高铁武汉-合肥-南京段项目,强化长江经济带沿江东西铁路大通道能力。开展安康(西安)-襄阳-合肥-南京(北)-南通-上海高铁通道规划研究。(56)谋划合肥都市圈轨道交通建设,以都市圈同城化通勤为目标,加密合肥都市圈与上海都市圈、南京都市圈、杭州都市圈、宁波都市圈的多层次轨道交通网络建设,努力构建长三角公交化的城际轨道客运网。(57)加快推进皖江地区城际铁路网建设,开展合肥-新桥机场-六安、合肥-芜湖-宣城-杭州、合肥-池州-温州等城际铁路规划研究和前期工作。(58)加快推进合肥新桥机场S1线、合肥-巢湖、合肥-淮南等市域(郊)铁路项目建设。(59)积极发展高铁快运和电商快递班列。

专栏8  轨道交通一体化工程

加快建设商合杭铁路、合安九铁路等在建项目,开工建设合新高铁、巢马城际、新合肥西站等,加快推进沿江高铁武汉-合肥-南京段、安康(西安)-襄阳-合肥-南京(北)-南通-上海高铁通道等前期研究。加快推进皖江地区城际铁路网建设,开展合肥-新桥机场-六安、合肥-芜湖-宣城-杭州、合肥-池州-温州等城际铁路规划研究和前期工作。加快推进合肥新桥机场S1线、合肥-巢湖、合肥-淮南等市域(郊)铁路项目建设。

(二)加密扩容高等级公路网。(60)加密扩容省际高速公路通道,加快推进合宁、合巢芜、合安、合六叶高速改扩建,加快实施明巢高速、德上高速合纵段、岳武高速东延无岳段、宣商高速等工程。(61)谋划建设一批东联沪苏浙、西接中西部的省际高速公路通道,谋划推进沪陕高速复线、沪蓉高速复线、京台合肥西绕线、合芜宣杭高速复线等项目。优化合肥境内高速公路布局,谋划推进合肥外绕城高速及其联络线、明巢高速南延段建设,新改建一批合肥绕城高速互通道口。(62)加快国省干线公路建设,打通断头路、消除瓶颈路,提升国省干线公路通行能力。加快推进G329合肥段、G312巢湖段、G206合肥吴山至南岗段、S103合肥三河同大过境段、S329合六南通道、S327合肥段、S227肥东段等建设。

专栏9  高等级公路加密扩容工程

完成合宁、合巢芜、合安、合六叶高速改扩建,加快建设明巢高速、德上高速合纵段、岳武高速东延无岳段、宣商高速等工程,谋划推进沪陕高速复线、沪蓉高速复线、京台合肥西绕线、合芜宣杭高速复线等,加快形成合肥外绕城高速。提升国省干线公路通行能力,加快推进G329合肥段、G312巢湖段、G206合肥吴山至南岗段、S103合肥三河同大过境段、S351盛同路、S329合六南通道、S327合肥段、S227肥东段、S105客货运车道快速化升级改造等建设。

(三)完善长三角港口航道网络。(63)积极融入长三角区域港航协同发展,积极落实长三角港航一体化发展六大行动方案。(64)依托引江济淮工程,加快推进合肥兆西河通江一级航道建设,着力构建江淮航运中心,打造合肥国际始发港。(65)完成《合肥港总体规划(2016-2040)》修编,推进江淮运河港区中派作业区一二期码头等工程建设,协调推进合裕线扩能改造(巢湖一线船闸改建、裕溪河一线船闸改建)、凤凰颈枢纽复航工程。(66)参与打造世界级港口群,积极推进与宁波舟山港、上海港开展铁海联运、江海联运,提高集装箱水路运输比例。(67)协同完善江海直达运输规范管理体系,积极加入江海联运公共信息平台,促进航运信息资源开放与共享。

专栏10  港航一体化重点工程

依托引江济淮工程建设合肥兆西河通江一级航道,推进江淮运河港区中派作业区一二期码头、南淝河港区示范园作业区危化品码头等工程建设,持续推进合裕线扩能改造(巢湖一线船闸改建、裕溪河一线船闸改建)、凤凰颈枢纽复航等工程,积极推进与宁波舟山港、上海港开展铁海联运、江海联运,提高集装箱水路运输比例。

(四)合力打造长三角世界级机场群。完善长三角机场群协作机制,加强与沪苏浙航空枢纽功能对接,全面提升合肥新桥机场区域枢纽机场功能。(68)完成合肥新桥机场总体规划修编,加快机场二期建设,提升以新桥机场为中心的综合交通运输能力。支持合肥新桥机场开拓加密国际航班航线、引进基地航空公司,持续提升新桥机场航线网络覆盖面、航班频次、航班衔接率等指标,优化空空和空地中转网络,改善区域航空服务品质。(69)加大与长三角国际化物流龙头企业的合作力度,加快建设国际航空货运集散中心。(70)大力推进合肥空港经济示范区建设,积极申报临空经济示范区。(71)加快肥东白龙、肥西官亭、合肥滨湖等通用机场建设,实现五县(市)通用航空服务全覆盖。加强与长三角通用机场合作交流,建立常态化多层次协同机制,在应急救援、信息共享等方面加大合作力度。

专栏11  世界级机场群建设工程

全面提升合肥新桥机场区域枢纽机场功能,完成合肥新桥机场总体规划修编,加快机场二期建设,提升以新桥机场为中心的综合交通运输能力,加大与长三角国际化物流龙头企业的合作力度,加快建设国际航空货运集散中心;加快肥东白龙、肥西官亭、合肥滨湖等通用机场建设,谋划建设庐江、巢湖、长丰通用机场,实现五县(市)通用航空服务全覆盖。

(五)推动区域交通运输信息互联共享。(72)积极落实《长三角交通运输信息资源共享管理办法》和《长三角交通运输信息资源共享合作框架协议》,加快完善道路危险货物运输电子路单报备系统,实现即时数据交换和全过程监管。(73)加快推进区域物流公共信息开放共享和多式联运物流信息互联互通,联合建立长三角公路违法超限黑名单惩戒机制。(74)积极参与长三角国家智慧交通示范项目。

五、能源一体化

按照构建清洁低碳、安全高效能源体系总要求,主动融入长三角油气产供储销大格局,打造区域电力综合枢纽,不断拓展新能源产业合作领域,培育壮大区域能源交易市场,显著提高区域能源互联互通、互济互保能力,为推动长三角一体化高质量发展提供坚实能源支撑。

(一)加强长三角油气基础设施建设协同配合。(75)推进与长三角区域油气管网联通,参与编制长三角天然气供应能力规划,推进长三角区域天然气管网、LNG接收站等能源基础设施在肥布点建设,持续提升能源安全保障能力。(76)加快推进江苏中海油滨海LNG配套管线合肥段项目建设,力争早日建成向我市供气。鼓励支持合肥管网建设企业和主要供气企业,参与滨海LNG接收站后期扩建工程和江苏、浙江沿海新建LNG接收站建设。(77)推进中俄东线、苏皖天然气、皖浙油气合肥联络线等谋划建设,协调推进巢湖至芜湖LNG接收站、宿州—黄山天然气干线(蚌埠禹会—长丰段)建设,进一步增强天然气保供能力。

(二)推进长三角区域电力供给互济互保。(78)加快跨区域电力通道建设,积极融入长三角电网主干网。稳步实施±800千伏白鹤滩—江苏特高压直流输电合肥段等重大项目建设,推进合肥成为长三角电网枢纽。(79)推动电网信息数据资源共享,共同推进电网规划研究,统一电网发展建设标准,加快建设区域智能电网。推动开展区域大容量柔性输电等关键技术联合研发,共同开展电力需求侧主动响应试点。(80)对标长三角先发地区,进一步优化合肥营商环境“获得电力”工作。

(三)支持新能源产业互动合作。(81)共同推进储能技术研发和设施建设,协同发展含光伏发电、冷热电三联供、储能、冰储冷设备在内的综合能源系统,形成以电力为核心的多能源系统之间的优化运行和互济互补。(82)发挥资源优势,共同推进开展新能源微电网、能源物联网、互联网+智慧能源等综合能源示范项目建设,推动滨湖科学城等重点区域综合能源系统合理规划和建设运行。(83)发挥新能源产业生产制造优势,鼓励与长三角新能源龙头企业互动投资建设太阳能、生物质能和储能设备等新能源制造项目,开展科研交流合作。

 

相关文章

·合肥市2020年高成长企业培育入库遴选申报流程和材料
·20万补助:合肥市小微企业创业示范基地申报补助、申报
·关于2020年合肥市省级创意文化重大新兴产业基地专项
·2019年巢湖市知识产权示范企业申报认定条件有哪些
·科技成果,他们转化了121亿
·【数字经济篇】2020年巢湖市支持数字经济发展若干政
·2019年安徽省支持中国声谷建设若干政策相关项目申报
·安徽省合肥市关于支持生物医药产业发展项目申报条件及申
·合肥市市级工业设计中心复评认定条件须知
·2020年合肥市软科学研究项目申报材料详解和课题要求
cnzz统计 cnzz统计数据显示 百度站长 53客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