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行业资讯 > 其他市行业资讯

其他市行业资讯

淮北市培育工业发展新动能 打造转型崛起主引擎

文字:[大][中][小] 2016-11-8  浏览次数:2851

工业是立市之本、强市之基。在实现淮北转型崛起的进程中,如何加快工业经济“调转促”步伐,实现凤凰涅槃、蓄势高飞?日前,市经信委主任袁九森接受了本报记者专访。


聚焦:转型升级 提质增效

“在淮北发展承前启后、继往开来的重要关头,市第八次党代会奏响了‘在落实五大新理念中实现淮北转型崛起’的最强音,吹响了‘在产业转型上闯出新路’的集结号。工业作为我市经济转型升级的主战场,在新一轮发展中,有责任担负起淮北转型崛起先行探路的使命。”袁九森表示,当前,淮北工业正处在加快供给侧结构性改革、向中高端水平迈进的关口。煤炭行业的“黄金时代”已一去不复返,结构性矛盾的掣肘、持续不减的下行压力、复杂多变的宏观形势、风起云涌的新一轮科技革命和产业变革,都倒逼着淮北工业加快转型。发展难题怎么破解?转型新路怎么去闯?必须牢固树立五大发展理念,以推进制造业转型升级和提质增效为中心,以集约化、智能化、绿色化、生产服务化为方向,以创新驱动、“品质革命”为动力,以两化深度融合和智能制造为切入点,坚持改造提升传统优势产业与集聚发展新兴产业并举,积极构建产业新体系,培育发展新动能。力争到2020年,实现总量争先进位、速度皖北领先、质量效益改善、转型发展领跑,在做大做强做优工业中打造淮北转型崛起的主引擎。

主攻:中高端 新引擎

瞄准中高端、新引擎,着力构筑工业2.0、工业3.0、工业4.0并联发展的产业生态圈,是做大做强做优淮北工业的主攻方向。袁九森表示,争取到“十三五”末,基本形成以战略性新兴产业引领、先进制造业支撑、生产性服务业协同发展的现代产业体系,非煤产业增加值占工业增加值比重提升到80%,高新技术产业增加值占规模以上工业增加值比重达到40%,主要经济效益指标超过全省平均水平。

焕发传统产业新生机。大规模、高强度开展新一轮技术改造,市场主导、政策引导,推进企业改革、改组、改造“三改”,创新技术、创新产品、创新管理“三创”,产品升级、企业升级、产业升级“三升”,腾笼换鸟、机器换人、电商换市,以技术、装备、产品带动企业和产业升级,全面提升装备制造、纺织服装、新型建材等传统产业层次,促进生产方式由粗放型向集约型、智能型、绿色化发展转变。发挥骨干企业带动、重大项目拉动作用,重点协助两大矿业集团化解煤炭过剩产能、转型发展,依托安徽矿机等企业加速由单一煤机制造向智能制造、工程机械和农业机械转型步伐,推进平山电厂二期1×135万千瓦新型高效发电机组、华孚色纺二期、相山海螺水泥日产4500吨水泥熟料等项目尽快建成达产。

打造新兴产业新引擎。围绕“接天线、取名分、占先机”,主动对接“中国制造2025”“互联网+”等国家战略,按照重大新兴产业专项——重大新兴产业工程——重大新兴产业基地,梯次推进新型煤化工合成材料、碳基铝基新材料、电子信息、高端装备制造、绿色食品、新能源、生物医药等战略性新兴产业,着力突破高端制造领域,培育新型制造业。抢抓京沪等地产业转移机遇,以央企、全国制造业500强、民企500强为重点,引资与引智、引技相结合,积极推进与上海“四新经济”合作,着力实现关键性技术、高附加值产品等重要环节的率先突破,延链、补链、强链,做强配套、形成集群。围绕中国碳谷·陶铝峰·绿金淮北转型崛起新平台,加强项目谋划,做好“无中生有”文章,着力引进重要产业、重点企业、重大项目,补齐产业链短板和创新短板,培育智慧产业、绿金产业。

推动制造业服务化。落实国家服务型制造行动计划,重点发展工业设计、现代金融、现代物流、科技服务、电子商务等生产性服务业,促进企业由生产型向研发设计和制造服务两端延伸。

突破:“四新经济”“五大创新”

随着新一轮技术革命、产业革命和信息化变革交融对接,催生了新技术、新产业、新业态、新模式“四新”经济。这对于嬗变中的淮北工业而言,无疑是一次“赶考”,倒逼着推进技术、产业、企业、产品和市场“五大创新”。

把创新驱动摆在转型升级的核心位置。围绕产业链部署创新链,鼓励企业重点围绕非煤优势产业和战略性新兴产业,加强关键核心技术攻关和集成创新,加快科技成果产业化。抢抓“互联网+”“中国制造2025”等政策机遇,积极培育以技术、标准、品牌、质量、服务为核心的产业新优势,加快工业发展动力转换。大力实施增品种、提品质、创品牌“三品”专项行动,推进“品质革命”,打造“精品制造”。争取到2020年,省级企业技术中心达到60家,规模以上工业企业研发机构覆盖率达到40%以上,工业企业主导或参与制修订国家、行业和地方标准20项,主导产品采标率达到80%以上,争创安徽工业精品20个、驰名商标10件、著名商标60件、省政府质量奖1—2个。

推进技术改造增强内涵发展动力。制定和发布重点产业技术改造投资指导目录,实施新一轮企业技术改造行动,支持企业采用新技术、新工艺、新设备和新材料实施技改,优化投资结构、企业产品结构,促进工业产品有效供给。力争用5年左右的时间,规模工业企业实施不少于一次技术改造。在纺织服装、装备制造、电子信息、新型建材等劳动强度较大的行业实施“机器换人”,提升企业装备数控化水平,提高精准制造、敏捷制造能力。

推动“互联网+”跨界融合。以智能装备应用、新一代信息技术与制造技术融合为突破口,加快推进企业两化融合管理体系标准对标工作,推进企业智能化改造、信息化智能化管理。在四大非煤传统优势产业和电子信息、生物医药、铝基新材料等战略性新兴产业,建设一批示范智能工厂(车间),引导制造方式向智能制造、网络制造、柔性制造转变,组织模式向专业化、小型化转变,今年重点培育智慧企业、数字车间20家、两化融合示范企业10家。支持发展基于互联网的众包设计、众创设计、云制造、个性化定制等新型制造模式,促进生产型制造向服务型制造转变,向价值链“微笑曲线”两端攀升。推动软件与服务、设计与制造资源、关键技术与标准的开放共享,以协同制造方式提升互联网和产业融合水平,延伸产业链,拓展新领域,培育新业态。力争到2020年,数字化研发设计工具普及率达到75%,重点工业领域实施智能化改造的比例达到50%,两化融合发展总指数达到90以上。

推进绿色制造可持续发展。把绿色发展作为建设工业强市的着力点,在产业发展上注重生态化设计与改造,在节能减排中强化节能环保技术、工艺、装备推广,在产品生产过程中实行清洁生产,在产业退出环节加快淘汰落后产能、落后工艺、落后设备,着力开发绿色产品、建设绿色工厂、发展绿色园区、打造绿色供应链,壮大绿色企业和强化绿色监管,加快构建高效、清洁、低碳、循环、安全的绿色制造体系。

践行:以企为本 精准服务

工业转型崛起,企业是主体。作为企业“娘家”,市经信委将坚守初心,创新作为,精准对接企业需求,努力实现“服务全天候,帮联全覆盖”,打通服务企业的“最初一公里”和“最后一公里”。

建好服务平台。依托全省经信系统企业云服务平台,上下联动,面对面、点对点,为企业提供运行监测、政策宣传、诊断指导、项目资金申报等服务,打造全方位服务企业的“直通车”。坚持问题导向,发挥“淮北政企通”微信服务平台作用,做好牵头协调,政企联动、实时互动,“线上受理、线下帮办、限时办结”,切实帮助企业排忧解难。健全中小企业服务体系,有效整合社会服务资源,有序接入信息、技术、融资、品牌、设计等各类专业化服务机构,促进创业创新服务“一网揽尽”。加强企业家培训,坚持“缺什么,补什么”,通过“走出去,请进来”,不断提高我市企业家经营、管理、决策、创新能力。

助推转型升级。加强产业政策研究,深入企业调研,积极提出推进创业创新、转型发展的政策建议,及时提请市委、市政府研究,激活民间投资热情,激发市场主体活力。重点支持行业龙头企业和优势骨干企业做大做强,引导成长型企业做专做精,打造一批具有特色优势的产业集群。应用信息化手段,继续搭建金融服务、科技创新等全生产要素对接平台,千方百计努力协调解决企业转型升级中想“转”无钱、想“升”无力的问题。把落实惠企政策作为首要任务,协调相关部门采取更加有效措施,帮助企业用好政策、用足政策,真正让惠企政策落地生根,促进大企业顶天立地、中小企业铺天盖地、成长型企业专精特新发展。

 

更多科技项目资讯请点击:wotao.com

相关文章

·宿州市举办2018年度高新技术企业认定及研发费用加计
·宛晓春一行调研淮北市科技创新创业工作
·2020年安徽省宿州市高新技术企业培育认定流程和认定
·霍山县大力引导企业开展专利权质押融资
·池州市青阳县顺利通过国家知识产权强县工程试点县验收
·2020年度滁州市市级工业设计中心申报开始 附申报条
·濉溪县投资3.1亿元安徽盈科安防装备项目开工建设
·宿州市萧县又添三家高新技术企业
·滁州市大力发展品牌经济,你参与了吗?
·市质监局对亳州市市拟申报安徽省名牌产品企业开展初审
cnzz统计 cnzz统计数据显示 百度站长 53客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