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行业资讯 > 安徽省行业资讯

安徽省行业资讯

合肥工业大学17项成果获2018年度安徽省科学技术奖

文字:[大][中][小] 2019/5/15  浏览次数:2165

 4月11日上午,安徽省科学技术奖励大会在合肥召开,会议颁发了2018年度安徽省科学技术奖。该校共17项成果获奖。以主持单位获得3项科技进步一等奖、1项自然科学一等奖、3项科技进步二等奖、1项自然科学二等奖、1项自然科学三等奖。另以参与完成单位获科技进步二等奖3项、三等奖5项。

该校赵韩教授团队完成的“新能源汽车及其核心部件能量与安全管控关键技术及产业化”解决了新能源汽车高功率密度电机开发与集成、电池主动均衡和主动安全控制、整车控制及整车安全等方面的技术难点,突破了电机集成设计、电池均衡控制和主动安全及整车控制等“三电”关键共性技术,建立了自主知识产权的产业化研发体系,产品成功应用在江淮、安凯等自主品牌的新能源汽车上。项目获安徽省科技进步一等奖。

徐宝才研究员、陈从贵教授团队完成的“调理肉制品品质提升关键技术创新及应用”项目,研发了调理肉制品安全保障关键新技术、质构与风味调控关键技术,创建了自动化生产线及标准体系,有效解决了调理肉制品行业存在的“安全品质检控难、食用品质提升难、标准生产实现难”三大难题,开发了系列新产品,产生了显著的经济效益。项目获安徽省科技进步一等奖。

丁帅副研究员主持完成的项目“移动微创医疗装备系统关键技术及应用”,大幅前移了突发事件救援和军事医学救援的微创手术救治现场,有力支撑了移动微创救治、移动术中指导、移动远程示教、内镜智能辅诊等新型微创医疗服务体系的构建,提升了我国重大疾病的移动微创手术及内镜探查能力,具有广泛的社会效益和经济效益。项目获安徽省科技进步一等奖。

朱士信教授团队完成的“纠错编码中的常循环码理论及其应用”项目首次给出了四元素环F_2+vF_2上循环码与有限非链环F_p+vF_p上常循环码的结构,并且利用它们构造了有限域F_p上参数最优的线性码;提出量子负循环码的基本理论,并且给出了量子负循环码的一系列构造方法;利用常循环厄米特自正交码构造量子最大距离可分码,获得许多具有较大极小距离的量子最大距离可分码,由此发展了一种全面系统地构造量子纠错码的方法。项目获安徽省自然科学一等奖。

相关文章

·安徽省消费创新产品和消费体验中心申报条件
·2020年安徽省工业强基申报条件及申报材料、流程问题
·专精特新板喜讯不断!安徽省专精特新中小企业申报材料填
·2020年安徽省小型微型企业创业创新示范基地申报开始
·安徽省科技创新有关政策项目补助金额明细
·安徽省科技重大专项项目申报补助500万!附申报条件和
·全省规上工业利润今年前4月增长12.4%
·安徽省绿色工厂名单公示!具体申报条件要求指南
·濉溪县两家企业产品获评2018年度安徽名牌产品称号
·安徽省重点实验室建设与运行管理办法
cnzz统计 cnzz统计数据显示 百度站长 53客服